近日,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實踐教學活動。來自遵義三線建設博物館的“故事大王”萬露露用生動的圖畫、鮮活的事例和震撼的圖表,為師生們講述了一線建設的故事。
馬克思主義學院與遵義三線建設博物館攜手推進實踐教學、學術研究、文化交流等多維度合作,打造了雙向奔赴的“大思政課”。這也是貴州大學強化“思政課教師+輔導員”建設,著力打造一流思政教師隊伍的縮影。
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。近年來,貴州大學通過集體備課、搭建全國性或省級工作室、“走出去集中培訓”“請進來面對面指導”“社會實踐中行走的思政課”等方式以提高培養(yǎng)質量為核心,全面提升思政教師綜合素質。
獲批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1個、省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2個;獲全國思政教學展示一等獎1項,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……貴州大學在思政課建設上取得的成果轉化為優(yōu)質資源,成為思政課教師成長的“大平臺”。
“依托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,聚合一批優(yōu)秀的思政課教師,開展思政課教研改革相關的理論研究、教學研究及教學示范,逐步將他們培養(yǎng)鍛造為思政課教學名師?!比珖咝K颊n名師工作室主持人、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傳兵教授說。
集體備課是貴州大學搭建的提升教師教學能力、科研能力的又一平臺。教師們通過集體備課,做到資源共享、互學互助,用集體智慧解決共性問題,將有限的個體融入智慧的集體。
編輯:劉利利
責編:韓曉梅
編審:岳瑩